虚劳是由脏腑亏损,元气虚弱而导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的总称,凡血气不足,运化失调,病久失养,积劳内伤均可导致虚劳,虚劳证候虽多,但是总不离五脏,而五脏之伤又不外乎阴阳、气血,临床上分别阴阳气血为纲,五脏虚症为目,审症求因,治疗上予“虚则补之”“损者益之”“劳者温之”“形不足者,温之于气”“精不足者,补之以味”,但气血来源于先天,资生充养以后天,故治虚劳调补脾肾尤为重要。
案:
邓某某,男,65岁,2022年3月14日就诊。
主诉:乏力,纳差5年,加重1月。
现病史:患者近5年来反复出现乏力,纳差,面色不华,腹胀,颜面浮肿,双下肢间歇性水肿,腰酸,睡眠不佳,大便平,舌质淡,苔白,脉细弱,曾在某医院行骨穿检查,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,既往有高血压、糖尿病史,中医辩证:气血两虚,化源不足,治疗:补脾益肾,益气养血,以六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,处方如下:
人 参12g 白 术10g 茯 苓20g 炙甘草10g
陈 皮10g 法半夏10g 当 归10g 黄 芪30g
熟 地20g 菟丝子15g 淫羊藿10g 山茱萸20g
x15剂
药后症状改善,间歇性性加减,治疗半年余,症状转佳,食纳可,睡眠平,疗效满意。
按:现代医学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中医“虚劳”的范畴,其病积虚成损,积损成劳,主要是脏腑亏损,气血不足所致,有因失天不足,精气素亏,有因饮食劳倦伤脾,房事不节伤肾,以致邪毒直中,伤及气血而导致,肾藏精,为先天之本,后天之气需肾中精气的充养,脾为后天之本,气血为生化之源,脾胃精血旺盛,才致使气血生化生生不息,该患者先天不足,后天失养,脾虚不运,不能化生气血,肾虚髓空,髓不生血,精不化血而导致纳差、乏力、腰酸、面色不华、睡眠差等症。根据“气之源在于脾,血之源在于肾”的理论,治疗上以调补脾肾为主,以六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味以补脾益肾,益气养血。其中,人参、黄芪大补元气,陈皮、法半夏、白术、茯苓健脾化湿,当归、熟地滋阴养血,炙甘草补中益气、调和诸药,更加菟丝子、山茱萸、淫羊藿补肾益精,全方合用,脾肾双补,脾肾运化,气血生化有源,肾精得充,髓海充足,精血化生,且补而不腻,症状得以改善。
案二
黄某,女,65岁,2022年2月就诊。
主诉:胸闷气短乏力2月余。
现病史:患者2021年12月份感染新冠后出现胸闷、气短、乏力,动则喘急,出汗,头晕、怕冷怕风,四肢不温,睡眠差,大便平,曾多次在某附属医院做胸部CT、心电图,心肌酶,甚至冠脉CTA均无异常,求治于中医,舌质淡苔白脉沉细,中医诊断:虚劳(元气下陷),中医辩证为五脏虚损,元气大陷,治疗以大补元气,升阳举陷,治疗:升陷汤,桂枝加龙骨牡蛎汤,玉屏风散加味。
黄 芪30g 人 参15g 升 麻6g 柴胡10g
桔 梗10g 桂 枝12g 白 芍12g 炙甘草6g
生 姜10g 大 枣10g 煅龙骨20g 煅牡蛎20g
山茱萸20g 白 术10g 防 风10g
x14剂
药后诸症渐减,原方加减治疗一月而愈。
按:患者新冠后出现胸闷气短乏力,动则喘急、头晕、出汗、怕冷怕风等症,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均为新冠后导致气血俱伤,元气大亏,身体不堪负荷,“宗气积于胸中,出于喉咙,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,胸中宗气下陷,肺气失其纲领,无力鼓动肺脏呼吸,故胸闷气短乏力,动则喘急,气虚卫阳不固而致出汗,气随津脱,阳气渐虚而出现里寒症,怕冷怕风,四肢不温等,予升陷汤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、玉屏风散加味,升陷汤益气升提,使胸中宗气得气,胸闷气短自缓。其中黄芪则善补气,又善升气,可升胸中大气,柴胡为引经药,能引肝气左升,宣发表里;升麻为阳明之引经药,能引脾胃之气右升,升举阳明;桔梗为药中之舟楫,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,因知母凉润,该患者伴有阳虚而不耐苦寒之药,故去之,更加人参大补元气,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营卫,潜阳收敛,其中桂枝汤调和营卫,治表虚,龙骨、牡蛎加强敛汗,固护津液,安心神,玉屏风散是治表虚自汗的常用方,其中黄芪益气固表,白术健脾益气,防风走表,既祛风邪又防御风邪入侵,且黄芪得防风,固表而不致留邪,防风得黄芪,祛邪而不伤正,更加山茱萸酸性收敛固脱,全方合用大补元气,升阳举陷,诸症皆除,体现了中医的优势。
医院地址:(南院)东湖区民德路264 号 (北院)红谷滩新区碟子湖大道1399 号 邮 编:330006 洪卫网审[2015]第20号 赣ICP备09009525-1号
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。 技术支持:中国江西网